1990 - 1999

協力擎天

分享到

 

原件與否 : 原件
作品名稱 : 協力擎天
尺寸大小 : 2200 x 6000 x1600 cm
創作日期 : 1997
體裁/表現/範圍 : 景觀雕塑
材質 : 木、銅、不銹鋼
創作地點 : 台北

將最高大的神木留取一段,縱橫精簡切割,呈顯神木的年輪與材質,安排配置,成為宜蘭縣政中心入口大廳的屏風,呼應廣場宜蘭紀念物材質的統調與環境之宏觀,造型開展為山林儼然、氣勢磅礡的現代雕塑,如大刀闊斧、革心,層層展現大自然美好偉大的震撼。

  宜蘭處處可見青山,台灣名聞國際的扁柏、紅檜,在宜蘭有相當大的分佈區,宜蘭太平山曾是台灣最大的檜木森林原鄉,歷經砍伐以材積換取外匯,今原始檜木林已所剩無幾!近年,幸得行政院國軍退除役官兵輔導委員會森林開發處於太平山、棲蘭山區有計劃地植種檜木天然更新林,盼能再造蘭陽新的檜木原鄉。今,以扁柏紅檜為宜蘭縣政中心重點景觀之製作素材,一以紀念開蘭兩百週年,感恩先人蓽路藍縷以啟山林之功;二為彰顯宜蘭多山、多水、蘭陽為檜木原鄉等區域特質;三則揭示薪火相傳、再造別有天的理想與教育意義。

  整體景觀融匯自然素材和造型語言,落實區域文化與天人合一的哲思,塑造縣政中心、縣民廣場自然之美,再現蘭陽山水優雅精華,更以現代科技與材料型塑景觀雕塑,點睛環境藝術性與生活美學,強化表達宜蘭人尊重自然與自然相依的生命理念,表現宜蘭過去、現在的區域文化特質,擎志宏觀的氣度與未來展望。(以上節錄自楊英風<論景觀雕塑表現環境藝術與區域文化──借景開蘭兩百週年紀念環境規劃製作實例>1997.3.14。)